10万元搞定全屋整装?短视频宣传铺天盖地背后的套路要留心
“说好的5到10万就能全屋整装,结果还要自己出工人费和辅料费,装修公司提供的材料,也没有检测报告和合格标识。”近日,萧山的徐女士讲述了自己在短视频平台找装修团队的遭遇,感觉自己被“套路”了,求助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发现,与徐女士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在少数。“数万元就能全屋整装”背后,是虚假宣传还是营销套路?为何由此产生的纠纷不断?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钟女士是萧山临浦人,今年自建了一套两层半的房子,总面积约230平方米。由于房子大,装修要花不少钱,她想找个性能好价格低的团队来接手。
9月初,她在某平台刷到了“全屋定制工厂店”视频,公司承诺全包施工,每平方米的装修成本只要几百元,她心动了。
“9月18日,我们第一次去了这家绍兴弘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一位叫自称总监的李姓男士接待的我们,推销他们的板材很环保,防潮防撞防霉,装好就可以直接入住,我们看了样板间,感觉还不错。”钟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
双方谈了价格,李总监表示原本每平方米的报价是800元,如果钟女士愿意参加公司的样板房活动,可以优惠到每平方米650元,还额外增送价值65000元的家电,不过需要当场交付定金。
签完合同十多天后,装修公司运来了一批板材,但到了约定时间,钟女士一直没等到工人上门安装。当钟女士再次联系该公司时被告知:要交剩余的款项,还需要自行购买辅材。“之前说好的包工包料,打开合同时,才发现合同上写着辅材要我们自己买,瓷砖也要我们自己叫工人来贴。”
钟女士回忆签约时的情景,“我们在看合同时,一直被对方打断,强调赠送哪些东西,有多少划算,就是让你抓紧签字,都来不及看合同内容。我们看他介绍得很细致,也没有多想就签了。”
后来,钟女士查看了装修公司运送来的板材,没找到相关这类的产品说明书和检测报告、合格标识。“我用手一抠板材侧面,里面的东西就掉落了,还散发刺激性气味,放了一个多月了,味道还在。”
“此外,合同上写的是防撞板,发来的是碳晶板,我们去市场问过了,有店老板说这是比较劣质的板材,一般自己家装修不会用,价格也相比来说较低。”
蔡女士在绍兴品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也碰到了类似的套路。“签完合同付了钱,对方发来一批材料后就停住了,说好的全包,现在工人什么都要我们自己找了,还要出辅料费。”
仔细研究合同后,蔡女士发现她签订的不是装修合同,而是定制材料协议。她向当地公安部门报了案。
记者根据投诉人提供的信息,查询两家绍兴装修公司有关的资料时发现,这两家公司都指向了一个产业基地:上虞区环保建材产业基地。相关信息数据显示,该产业基地“主要销售玻纤增强复合材料、节能保温板、防水材料等,产品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
一位消费者卢先生和记者说,有不少人陷入此类纠纷,有人在社会化媒体上发了帖后,很快找到了许多其他的维权者。大家建了一个微信群,目前已经有十多人加入。
“很多公司都在这个园区里,光我们群里这些人,涉及到的金额就已经上百万元了,可能还有更多的人没找到。很多人都是打工的,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多少钱,几年都白干了。”卢先生心中有所不平,已经签了合同了,建材也运送到了,想继续施工还要再花一笔钱,他陷入进退两难。卢先生说,现在他还经常在平台上看到类似的装修广告。
绍兴弘满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一名辛姓经理表示,“公司和客户只是买卖关系,他花钱到我们这里买货,我们就卖给他,就像你到超市买东西一样,不包安装和物流的,合同上写得很清楚。”
对于销售人员为何会在宣传时说“包工包料”?辛经理没有给出解释。对于后续处理,他则表示要按公司流程来。
该公司另一位负责人对产品质量上的问题进行了回应:销售的产品都有检测报告,符合有关标准,不过检测报告确实没有随货发,“合格标识可能是物流弄丢了”。对公司的板材可以用手指抠掉的情况,“如果有质量上的问题,可以全额退款。”
另一家绍兴品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回复也大同小异,表示相关条款合同里都有约定,需要按合同执行。不过,该公司承认销售人员宣传和实际有出入,将会加强管理。
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此前已经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投诉,也约谈过一些涉事企业,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宣传。“这一些企业也是钻法律的漏洞,口头承诺的东西跟合同约定的不一样的,但消费者不知道。”
后续,他们将会继续对相关企业加强监管。不过,对这类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取证和处罚,都存在一定困难,该负责人也提醒众多购买的人,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看仔细,“我们也会对相关商家开展集中约谈,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对他们的合同格式进行审核检查。一经发现这种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多个平台上,关于全屋整装的投诉不少,涉及到的市场也不止上虞区环保建材产业基地一个,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均有网上的朋友表示自己“遭遇了套路”。
多名消费者反映认为自身签的是“装修合同”,实际签的是建材“购销合同”。这些合同,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签订的?记者做了暗访。
记者在某平台联系上一个名为“宏居装饰”账号,其在宣传视频中承诺“全屋整装一口价,包设计、包主材辅材、包配送、包安装”。
记者留言表示有装修需求,没多久,就有自称“美咕全屋定制工程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王女士联系过来,表示“能够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整装服务”,“我们主打是做一个环保,直接对接您个人装修的,没有一点的中间商,你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材质。”
至于价格这一块,该人员表示,每平方米装修的费用不会超过1000元,若是参加样板房活动,还会送家具,“我们软装都是送的,家里的花洒、马桶、卫浴、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沙发这一系列都会给您配齐。”
一番口头上的宣传后,该工作人员添加了记者微信,并发来工厂定位,表示可以到线下参观沟通,位置在嘉兴秀洲王店镇。在微信聊天中,该人员和记者确认“全屋整修是包工包料的,只有基础的水电要自己负责”。
记者按照定位找到了这家工厂,不过到了现场后发现,公司的名字又换了,成为了“米科股份”。
这位王经理推销话术与销售王女士有些接近,诸如“工厂实力丰沛雄厚”“材料绿色环保”之类,并表示企业来提供的是新型装修用到的材料,客户只要负责水电,“其他所有的材料咱们是在工厂这边定制好,现场直接拼接安装就行了,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工期只要个把月。”
随后,王经理带记者参观了公司的样板间,表示不管什么家装设计风格,他们都可以做,“按你房子面积来算的,价格都一样。”
记者提出有套125平方米的房子需要装修,王经理罗列了一张清单,所有的材料合计是139000元,按照原先每平方米不超过1000元的约定,最终可以优惠到125000元。
王经理表示,如果客户能够加入公司的“共享展厅打造计划”,在1-3个月内让有需求的客人参观自己装修好的房子,还可以额外赠送价值5万元的家具,成功介绍一位客人,给予成交金额10%-15%的提成。
当记者提出要看看合同时,他并未马上答应,表示可以先签预算清单,等付了定金量完房后,再签正式合同。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他才提供了合同模板。
记者发现,该企业来提供的也是一份材料购销合同,而非装修合同,里面就有多名投诉人提及的“不合理条款”,比如约定了产品由消费者自行安装,如果由企业来提供的第三方团队安装,需支付每平方米200元的安装费;设计费用按每平方米20元收取,技术服务费及差旅费一次性收取2000元;违约金按合同定制材料货款的30%收取;如需要发票,纳税金额另行由乙方缴纳等。
看记者没有签约的意愿,王经理又进一步说:“我们首访是有奖励的,有1万元的施工补贴和1万元的电器补贴,只有今天签约才可以领取。”
在暗访中,记者看出这类企业的销售人员,口头承诺各种优惠政策,实际却与合同内容大相径庭,不仅没有将口头优惠条款写入其中,“装修合同”也变成了购销合同。有的企业还会邀请消费者参与“样板房”活动,承诺给予丰厚的报酬,用利益捆绑的方式,拉消费者“入伙”。签约后,又以合同约定为由,否认口头承诺。许多消费者面临着维权无门的困境。
对于消费者来说,该怎么样避免此类营销套路呢?潮新闻记者帮“帮帮团”智库专家、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柳沛建议,消费者要提高法律意识,在对装修公司做出合理的选择时,应当考虑价格、服务等各方面因素,在与装饰装修公司签署协议时应当尽量明确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比如装修范围、装修包工方式、装修用到的材料的品牌、单价、型号等都要提前确定。对于平台而言,应当加强对入驻企业的监管,从正向引导和负面清单等多途径来进行规范。(潮新闻丨记者 黄玉环)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当地时间2025年1月17日,以色列安全内阁经会议投票,批准了加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协议。这一消息,犹如给巴以民众吃了一颗小“定心丸”。自前两天的停火协议公布以来,他们喜极而泣、抱头痛哭。
就在明天!买手机政府补贴正式实施,苹果等手机突然集体降价,怎么买最划算?这笔账算好了→
商务部等部门15日发布两份文件,对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以及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予以安排,明确具体补贴品类和标准。其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每件最高补500元,买12类家电产品每件最高补2000元。
住十平米房间,吃泡菜睡地上,尹锡悦“拘留生活”开启,后续可能面临起诉和审判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韩雯】19日凌晨,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批准对被逮捕总统尹锡悦的拘留令。韩联社称,距离尹锡悦宣布紧急已过去47天,他成为韩国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接受拘留调查的总统。
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 2024 年 7 月 27 日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行的比特币 2024 活动上做出手势。争议的一个主体问题是:“网站显示,该代币 80%的供应量归 Fight Fight Fight 和特朗普集团的附属机构 CIC Digital 所有。